第六百一十一章 业精于勤(中)(1 / 3)

第611章业精于勤

“蒲老,值此中医发展难得之良机,您让我怎么消停?

许多事就是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,如今咱们退却一步,将来怎么跟以后的中医学徒交待?

如今不借青年下乡的机会,网罗其中的天才,中医的人才断代就在眼前。

西医开课就能恢复,中医的人才断代了,再开十所、一百所中医大学也很难弥补人才断代造成的传承缺失。

中医大学生的学徒制,我倒是想推一下,但现在这年月委实又不敢。

倒是赤脚医生下到农村这所大学,给了中医大传承这样的机会。

函授、进修、下乡、函授、跟师,三两年的时间内,山上的那些名老中医,都会有合格的跟师学徒。

有个五七八年的时间,这些下面收上来的函授学员,接了山上村那些名老中医们的传承,中医接下来的路可就宽了。

有些事,现在退无可退……”

李胜利在自训班上的目的,一早就说给了史老、蒲老等人,也包括山上村的那些名老中医。

蒲老或许不清楚,但李胜利心里清楚,自中药材开始了二百七十九倍的涨幅,到港城治疫为止,这个大势已经成了。

没道理外面也追捧的东西,国内再去抵制,辐射病的治疗,虽说现在面很窄,但老大哥那边还有一次让中医封神的机会,这对大传承而言,机会不容错过。

一将功成万骨枯,一门医学想要在国际市场立足,也要踩着无数尸骨的,只是那些尸骨,都是跟中医无缘之人,但凡有缘,就不会成为尸骨了。

至于李胜利手里编纂的小册子,无非是赤脚医生的补充手段而已,国内玩的小技巧,实际的用处,也真是不大。

“胜利,事儿是这么个事儿,但西医若不参与到赤脚医生的培训之中,是不是有些断人前路的意思了?”

听到蒲老的这个说法,李胜利的眉头一挑,这次倒是他会错了意。

早知道蒲老是这个说辞,他就不多费唇舌了,现在也正是展现高风亮节的时候。

有些时候,给对方说好话,说不定就要好心办坏事了。

“哦……

这事啊?

蒲老,我的一贯主张,也是中西医并存的,您老要提我也不拦着,毕竟大局为重么。

咱们的新割治派,里面用的西医知识可不老少……”

听到李胜利还算有大局观,蒲老这边也是松了一口气,琢磨了一下之后,才带着‘中医辐射病辨证施治’的小册子,出了自训班的院子,坐上车去汇报了。

望着坐着伏尔加金鹿远去的蒲老,李胜利摇了摇头,蒲老上去不提便罢,提了差不多就是一锤定音的结果。

如果之前蒲老治疗流脑,还算是小范围的流行病,那这次的港城流感,真就是世界范围的,因为前期石膏茶的拖延,港城那边没出现大面积的死伤。

别处可就是死伤遍地了,加上怡和在幕后推着太古那边散播,这次港城流感的死伤,可是百万人级数的,而且要有好几个这样的单位。

许多事,就怕算账,流感中的伤亡统计,势必是要进行的,现在出来的这个数字,想必会让新怡和的中药制剂供不应求。

这样的情报,也是领导办公室那边必须知道的,因为太古的推动,汇丰的阻挠,原本一年差不多就能结束的流感,起码要持续到今冬的,弄不好持续到明年冬天也是他。

中医药剂的阻断效果,只体现在个体的身上,对于流感病毒并没有灭杀的作用。

中医特效药的这个弊端,是外人所不知道的,只要不能灭杀流感病毒,流感就会持续。

西医或是现代医学,是有制造疫苗的能力,可不断流行就意味着不断变异,甲三型,疫苗这关也不是三两年之内能跨过去的,不然后世就不会再有流行了。

这也算是为中药材的畅销埋下了一个伏笔,有病状才能起作用,这也符合中医医理,下医已病的道理,而中医解表剂多半都有病状的要求。

真正到了中医、上医,多半就是用补益剂了,而补益剂之中,道地药材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,中医在调,或是中医在补益的说辞,就显得更高级一些了。

港城流感、北病南治、辐射病的治疗,再引不起领导办公室的重视,那也就不对了。

李胜利提出辐射病一说,除了切中热点之外,还看到了将来的切尔诺,同时也没忘那些隐姓埋名,默默付出的人物。

想着缺了杜娇阳之后,自训班跟领导办公室那边少了一个联络人,李胜利就去办公室那边给洼里打了一个电话。

人选,自然不能从王家老宅出,丁岚那位大小姐,去了那边任不任事的不说,她自小养成的娇惯做派会惹人厌烦的。

至于最合适的人选谢婵,她只是对联络人这个职位是最合适的,条理清晰而明确,可以借助眼前的信息,分析出事情未来的发展,这些都是很不错的。

可无论是为了李胜利自己,还是为了谢家的将来,谢婵这个没了夫家的人,就只能做弟弟谢飞的分析师。

让谢婵过去,是可以给她个前路,但也容易让她超脱掌控,这茬无论是